欧阳德彪,湖北武汉人。从过去走过来的他,喜画写实油画,从其唯美的画面中,总能嗅到一丝历史的味道和听闻历史的故事。他也画人物肖像,轻松之余形神奥妙。他是“玩物尚智”的会长,爱好收藏,对古陶瓷情有独钟,他就是欧阳德彪。
《艺术+》:现在的创作气氛相对于早些年,应当是相对自由和宽松的。
欧阳德彪(以下简称欧阳):现在的新潮文化,社会不会干涉,党也不会干涉,艺术家可以自由画画,这在文革期间是不可能的。我们这代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比较深,也受了一些西方文化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老的东西不愿意丢,也不可能和年轻人一样把美术做成卡通,从心坎来讲,我吸收它,但是不愿意去做,而观念性的艺术,从个仁攀来讲,还是很有价值的,不过如果我自己去做,还是做不来。第一,我的体验没有他们深;第二,因为所处的角度不一样,价值观念不一样,在生活中,包含平时的装束、为人方法和言谈方法,都会和年轻人不一样。我个人的绘画转达的唯美的成分比较多,脱离于特定时代的古典美术,吸收古典美术的优点,从选材、构图、色彩处理等方面去突破。
《艺术+》:除了唯美的油画,2009年的时候您曾举办过一个“湖北人物群像”素描展,在当代艺术标新立异的今天,用黑白灰的色调来表现艺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自负?
欧阳:从肖像这个角度来说,肖像决定着一个人的社会定位,譬如身份证上的肖像,就断定了其身份,我所刻画的肖像借以人物本身的个性和对社会的影响,通过刻画湖北画坛上人物来断定所刻画的艺术家的社会地位,在绘画的时候,除了形之外,更重要的是神,也就是人物的特点,力图把人物的心坎世界向大众展现出来,也许绘画时我的懂得方法不是他所需要的,但是我是以自我的方法来表现的。董继宁说很多人画过他,都画得不像,但是这对于我而言就是一件比较轻松地事情。
《艺术+》:您在湖美陶艺系做了二十几年的教学,对于陶艺有特别的情绪。
欧阳:我学陶艺但是几乎没有走进陶艺工作室,曾经1984年到1987年,把一个陶艺班教毕业了,从此之后就没有教了,之后教的是工业设计和素描色彩基础课,偶尔去景德镇的时候,在青花瓷上画点东西。那个时候读书是精英教导,不需要自己掏钱,国家还给生活费,我们那个时候画画,基础功比较扎实,所以会在必定的条件下走自己的路。
《艺术+》:说到教导,以前的大学生被认为是象牙塔里走出来的天之骄子,现在美术扩招很残暴。
欧阳:美术扩招是市场合需,有这么多学生,很多学校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就无穷扩招,美术扩招在美术人才造就方面确实起到了必定的推动作用,至于以后会怎么样,我们都不敢预感,到最后社会会自发地进行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真正能做这个的人就不多了,社会非常残暴,很多研究生毕业了也很难找到工作。现在美术生就成了学习成绩不好的代名词,很多学生文化课不好就改学文科,文科学不好就音乐和美术,音乐美术学不好就学体育。艺术教导可以进步人的生活质量,我们可以通过摄影、绘画等表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但是如果把艺术作为一个职业来说,很多人的禀赋就不够了,你看米豁达基罗、达芬奇,他们是非常有禀赋的。从家长和学生的角度来说,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投入了大批的人力和物力,但是很多学生不是那块料,中国的教导体制也存在着必定的畸形。
《艺术+》:除了绘画,武汉手绘墙,您还爱好古玩收藏,是“玩物尚智”的会长。
欧阳:我做收藏,算是比较早的,一开端是带着一批老师做,因为是学陶瓷的,所以对古陶瓷情有独钟,我的收藏也是从陶瓷开端的,到后来有一些家具、杂件之类的,重要是收藏陶瓷。前些年的时候,真的东西多一些,古玩市场没有这么火热,自从中央台推出鉴宝运动以来,收藏就普及了,而且房地产一冷下来,古玩市场就更加热烈。在大众眼里,古玩是保值的,和平时代有句话叫“盛世藏古玩”。我们把收藏古玩叫做“捡漏”,有时候用几百块钱或者几千块钱就可以买到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东西,这个需要眼力。在古玩市场上,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不打假”,因为真假有时候很难说明确,打官司的话,如果卖方是机构的话,可能好打一点,如果是个人,那就不好办了,因为这是个人行动手段。古玩市场上买到假东西了叫做“打眼”,收藏古玩了,没有不“打眼”的,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的时候造假的人做出来的东西,即使是专家也很难说出真伪,其实在市场上的第一线的老板才是专家。像博物馆的人,他们懂文物可是不懂真假,他们所收藏的文物都是定向的,比如创造了一座汉墓,汉墓里面的东西没有假的,他们是按照这样一种方法来定位的。仿造一个有汉代文化特点和艺术作风的古玩,通过必定的手段再造,它和真的东西唯一的差别就是年代的差别,所以说古玩在真假上很难分辨。在古玩市场上,有一种叫做“埋地雷”,城市里的古玩不好弄到了,商家就会把一个假的东西放到农村里去,然后和那家的很老的老太太说好,教她买古玩的仁攀来了该怎么说,就说东西是是祖上传下来的,如果来人要买就说不卖,如果要出高价再卖,事实上有谁会想到,一个老太太会撒谎。收藏古玩的,一般都是有收藏激动的,有一回我们几个朋友开车到江西南昌,白天开车去,因为住店的话怕睡过去了,晚上就在挨着市场的澡堂里等着,天刚朦朦亮的时候我们就去了那个市场,最早的时候北京那边叫这样的市场为“鬼市”,天一亮卖的人就不卖东西了,当时我花了550块钱买了一把古代的瓷壶,很完整,等天亮一看,那个瓷瓶的把柄是新的。那个时候白天我们就逛一些店子,当时我看中了两把黑壶,那两把壶是真的,到现在还保存得很好,那个在外面一般没有。
《艺术+》:古玩最吸引人的处所在哪里呢?
欧阳:最吸引人的是文化,现在的东西可能可以比以前的东西做得更细,但是没有它积淀下来的朴素,一个是时间感,一个是地区文化感,这是新的东西永远代替不了的,譬如仿建一个老宅子,可是那个气场就不是老宅子的气场,那个感到差得很远。人的情绪中间有很大一部分是念旧的,人都会有落叶归根的想法,人们对故乡、故事都有一个情节。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